想了解葡萄酒吗? 让我们来一趟巴黎蓝带葡萄酒课程之旅吧!

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1聚威:莱特您好,您现在是巴黎蓝带葡萄酒管理的学生,希望你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学习经验跟心路历程,先从您为何会想念葡萄酒说起?

莱特:聚威您好,其实自己喝葡萄酒也喝了有十年了,从懵懵懂懂的喝到依照品种看产地甚至年分来喝,觉得葡萄酒的世界真是博大精深,越学习越觉得自己的不足,所以想要从基本的系统化的好好认识起葡萄酒。

聚威:那可以说说您为何选择法国,为何选择蓝带吗?

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2-1莱特:就像提到烤鸭,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鸭;相对于葡萄酒,法国当然是第一个让人联想到的葡萄酒国家。当初其实很挣扎来法国,毕竟我是不会说法文的,如果选择去美国或是澳大利亚的英语系国家学习当然会比较轻松,最后让我下定决心到法国的原因就是我由衷地热爱法国酒,属于欧洲的这块旧世界产区,刚好同时也看到蓝带葡萄酒管理是以双语教学(法语教授搭配英文实时翻译)的方式授课,正符合我的需要。

聚威:可以简单说说课程内容吗?

莱特:好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 葡萄酒酿造学
  • 葡萄酒国家产地的研究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2-2
  • 葡萄酒商业和科技
  • 餐酒搭配
  • 实习与练习

我必须特别强调蓝带的葡萄酒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葡萄酒课程在于它是更全面化的葡萄酒从业知识,不仅仅是葡萄酒酿造或是产地的知识,还包括了营销,管理,沟通,财务的课程(约占总课程的30%),这对于毕业后要找工作或是创业都很有帮助。另外,由于授课老师是一位资深的侍酒师,所以他更着重在对于酒的品饮方面的练习,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的表达,还包括了跟食物的搭配。当然课堂上偶而他也会分享一些当侍酒师的趣闻轶事。

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2-3聚威:刚刚你提到了葡萄酒跟食物的搭配,请跟我们分享一下上课方式。

莱特:好的,课程中包含12次的晚餐,包含了前菜,主菜跟甜点。都是由蓝带主厨亲自操刀,边烹饪边讲解食材的来历,烹饪的方式,然后老师会解释每道菜的口感质地,味道的变化所以应该选择什么样类型的葡萄酒来搭配,像是有些微苦味的蔬菜就可以用有矿石味的白酒来平衡。常常可以在餐酒搭配中感受到食物与葡萄酒擦出的惊艳火花。还有,我们的校外教学会到葡萄酒产区拜访酒庄,在当地的餐厅或是酒庄用餐,常常更能感受到当地食材搭配当地葡萄酒的美味组合。

 

聚威:你们课程听起来好丰富,还有校外教学,可以多谈谈校外教学的事吗?

莱特:我们整个课程有五次的校外教学,参访法国境内的葡萄酒产区,像是香槟区,干邑区,波尔多,勃根地以及阿尔萨斯,依照距离所以可能是三天两夜或是两天一夜。以香槟为例,两天一夜的行程我们参观了五个酒庄,因为学校的知名度跟老师的人脉关系所以我们参访了一些很棒的或是平常不接待外宾的酒庄,更可以跟酒庄主人或是酿酒师聊聊他们的酿酒哲学,这些都是钱买不到的经验!

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3

聚威:回到课程教学方面,你觉得授课方面如何,需要有葡萄酒基础吗?

莱特:课程方面我觉得是不论刚入门的或是有一些经验的人皆可,像我们同学有曾是在酒庄工作的也有在餐厅或是葡萄酒吧,当然也有完全没经验的。老师是从最基本的教起,像是如何开酒,醒酒,倒酒跟品尝酒,如何表达一杯酒的色香味,接着酿酒学,葡萄酒的产地举凡波尔多,勃根地,隆河,香槟以及罗亚尔河等等整个法国的产区都会讲到,虽然课程是集中在法国酒上面但是世界葡萄酒主要产地也是会概括性的提及。最棒的是我们可以品饮各个产区的葡萄酒,所以不单单只是课本文字上的介绍还同时可以感受每个产区葡萄酒的特色。

 

聚威:听你这样说,你们常常可以品饮葡萄酒啰?

莱特:是的,在课堂上老师会选这个产区最有特色的几款酒来让我们加深印象,或是相同酒庄不同年份的垂直品饮来让我们更能抓住年分上的差异。另外学校也会邀请不同组织的代表来介绍当地的酒,常常一个下午可以品尝到十多款不同的酒。还有更好的,在巴黎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常常都有品酒会,因为学校的关系我们都会被邀请去品酒会,那就真的是几百款酒可以品尝,其中不乏非常棒的好年份好等级的葡萄酒,尔且不只是法国酒或欧洲酒喔,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就在巴黎,他们的品饮会常常都是世界各地的,像是阿根廷,匈牙利的有,对了,这些参加都是免费的!

聚威:之前你说到这课程会有实习,可以多聊聊吗?

莱特:当然好,每年九到十月是北半球的葡萄庄园采收酿酒的季节,我们会有为期两周的酒庄实习。今年我很幸运被派到罗亚尔河(Loire)的Sancerre实习,说很幸运是因为我没到过Sancerre但是这是我最爱的法国白酒之一,而且又是去当地有名的Gitton酒庄,他们不只酿造有名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白酒还有Pinot Noir红酒,所以我可以有机会同时经验到红白酒的过程。两个礼拜的实习很充实而且值得。像是有两天是在葡萄园里采收葡萄,相当得辛苦,所以让我了解我们应该对那些人工采收的葡萄酒要心存感激,不要当人工采收的酒为理所当然,那都是劳工的血和汗换来的。另外其它天都在酿酒厂或是酒窖里面忙进忙出,从Pigeage(脚踩葡萄榨汁)到Depotage(换桶澄清酒质)都经历过了。印象最深的是在充满发酵的二氧化碳的酒窖里面Chaptalization(加糖发酵),工作一下子就会缺氧所以每15分钟会去户外透口气,想象这应该就像是去西藏一样的高山症吧!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4

聚威:那为何不把门打开让氧气流进来呢?

莱特:问得好,我当初也这样问酿酒师。原因是因为发酵要在的温度要在18度C左右,室外的温度约莫12度吧,所以冷空气流进来的话会影响甚至停止发酵,所以一定义隔绝冷空气流入。

聚威:酿酒这工作学问还真大呢,很多小细节都要顾虑到。

莱特:是呀,我本以为葡萄汁移到橡木桶中发酵就没事了,其实不然,因为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会让橡木桶中的葡萄汁溢出,所以每天要检查每个橡木桶的发酵情况,如果已经有泡沫溢出的话就要把部分葡萄汁或酒移到小的桶子里,等到发酵差不多在倒回去。你可能会问为何不预留一些气体空间在橡木桶内呢?因为在橡木桶内的氧气太多会减缓发酵过程跟影响酒的质量,真的是魔鬼藏在细节里。

聚威:听起来这个课程真的让您获益良多,那在学成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莱特:我想我会回到国内,把我在这边学到的,感受到的分享给爱酒人士。就好比说,平常我们看到一瓶酒的口感介绍都是用西方的水果跟食物来描述像是红醋栗啦,杏桃啦,松露啦,这些在国内都并不常见,所以看到文字形容并不能感受这支酒的风貌,如果我们能够用亚洲的水果跟食物来描述,甚至一些中国历史人物或是诗词来形容,那才更仍拉近酒与人的关系,体会葡萄酒其中的意境。

聚威:葡萄酒的意境真的是很神奇,那对于餐酒搭配,以中式的食物搭配葡萄酒你的看法如何?来法国学葡萄酒-part5

莱特:很多人会有个刻板印象就是葡萄酒是西方的产物所以只能搭配西方的菜肴,其实不然。简单来说,我们知道牛排适合搭配Cabernet Sauvignon因为Cabernet Sauvignon的厚重丹宁可以柔化牛肉的纤维,像乌梅的酸度平衡菲力的油脂,就拿上海有名的东坡肉来说,是一块有皮有脂肪有瘦肉的三层肉,经过卤汁的熬煮是很有层次性的,就可以拿来搭配Cabernet Sauvignon,或是波尔多Cabernet Sauvignon跟Merlot混酿的也是很精彩,因为Merlot的圆润肥美可以更增加瘦肉的厚实度跟口感。也有人问过我,法国人不吃辣的,那我们喜欢吃的水煮牛啦,或是麻辣锅应该就没有葡萄酒可以搭了吧。其实这很有趣,我们吃麻辣锅时会搭什么呢?酸梅汤。酸梅汤的特色是什么呢?有酸有甜又冰冰凉凉的,酸可以解油,甜可以舒缓辣,冰冰凉凉刚好中和热热辣辣的感觉。好,我们拿阿尔萨斯带糖分的Riesling来说吧,酸度高,有足够的甜度,适饮温度可以在11度C左右,刚好都跟酸梅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更甚于的,Riesling会带有一些柠檬,柑橘,青苹果的香气,它的甜更是来自大自然的蜂蜜香甜,这些都比之酸梅汤有过之而无不及。

聚威:听您讲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最后对于想要来巴黎念蓝带的朋友你会有什么建议呢?

莱特:喝葡萄酒是很享受的,念葡萄酒却是挺辛苦的,因为它的产地及葡萄品种包含了各种语言,要重新去记忆西方的水果和食物的气味,越学越广越无边无际。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你打从心底热爱葡萄酒,品尝葡萄酒滑过舌际的享受,踩着土壤看葡萄藤结出果实的感动,看着葡萄酒在橡木桶税变的种种一切,如果这些都是你想要的经验,那葡萄酒的国度欢迎你,欢迎来巴黎这浮华世界开始葡萄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