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不苦的良药

葡萄酒与健康

由於葡萄酒中含有单宁和酸等具有抑止细菌生长的元素,一直到18世纪,葡萄酒在医药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早在80年代初,就已有研究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有益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心脏血管疾病的防止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到了20世纪末的今天,葡萄酒又因为具有抑止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功能再度受到重视。

1992年,美国流行病学家艾利森(C.Ellison)提出,在法国,人们经常食用许多富含脂肪类的食品,人民平均胆固醇含量也都不低 於其它国家,但法国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在各工业化国家中却是最低,仅是美国的60%,而且平均寿命比美国人多两岁半。他认为法国人保健的秘方就在於经常饮用葡萄酒,以及其它饮食和生活习惯。

近年来许多与此相关的实验和研究证明,在葡萄酒中,特别是红酒,所含有的数种酚类物质 (phenol),如单宁、红色素以及黄色素等抗氧化物,确实有抑止心脏疾病的功效。目前已发现的功能包括:降低血管中血凝块的产生,防止有害胆固醇 (LDL)的氧化造成动脉硬化,提高无害胆固醇(HDL)的比例等。

除了心脏血管疾病的防治之外,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和奥立多元素(Oligo-element)也和 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一样,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可以防止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性氧(ROS)对人体细胞中的的DNA和RNA等的伤害。这些伤害是导致一些退化性疾病,如老化、心血管病、白内障、动脉粥状硬化、免疫障碍及某些癌症等。此外,用葡萄酒佐餐,不仅可以增进美味,还可以促进人体对食物中所含的钙、镁和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此结论出自1995年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份医药报告。

然而,我们谈红酒的好处并不是说可以无节制的畅饮。有专家指出,喝葡萄酒要“适量”。所谓“适量”就是:若以一杯含有10克酒精成分、120到150毫升的葡萄酒为标准,男性每天不能饮用超过四杯,女性则不能超过两杯。女性饮用量是男性的一半,因为女性体内的脱氧酶(dehydrogenase,促进酒精新陈代谢),只有男性的一半。但若超过此限,死亡率会不减反增。饮酒过度能造成肝癌和肝硬化等疾病;但若是不喝,也就没有预防心血管病、癌症的效果。

但是,酒精敏感体质者或患有腹疾(如:胃病、溃疡)、肝病(如肝炎、肝硬化)、心脏病(如心肌炎)、神经有关的疾病(如:脑病)等,就不适合饮酒。至于孕妇,无需避忌,只要适量就可。饮用美酒,更能解压。

喝酒的学问

澳洲的“葡萄酒医生”菲立•诺里(Dr Philip Norrie,49岁)医生打趣地说,预防胜于治疗,何况葡萄酒是不苦的良药。 他说:“当你跟病人说要少吃多运动,他们都知道,却懒得行动。与其建议病人改变生活方式,不如建议:继续吃喝,享受人生,但千万不要忘了,每天喝一两杯葡萄酒。这样的忠告很现实,是结合经验的理想方法,皆大欢喜。”至于是红酒还是白酒,分别不大。诺里医生说,医学研究证实,不管是红,还是白,只要适量饮用,都有益身心。而且不要等到宴会的场合,而应该在平常的日子里适量地饮用。

他还奉劝大家,不要等到40岁过后才喝,而是越早喝越好,因为预防胜于治疗。每天都要喝的原因是:葡萄酒的抗氧化剂和抗凝结剂的效用只有24小时。据报道,全世界最老男人——意大利人瑞安东尼欧•陶德的113岁长寿秘诀就是:早上喝杯牛奶咖啡,午餐喝一杯葡萄酒,生活没有压力。

葡萄酒健康价值的最新概念

医学界发现葡萄酒益于健康已有千年历史了。在早先的战争年代,士兵们就知道用葡萄酒来清洗伤口,防止发炎,并把它当成利尿药品和营养滋补品来使用。 所以把葡萄酒说成是最古老的目前依然在使用的药品并不为过。到18世纪中叶,葡萄酒的健康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利用,当时众多欧洲国家把葡萄酒当成比水还要安全的日常饮品。但这一习惯随着后期欧洲的数次战争以及经济上的起伏而没能沿袭至今。甚至在1920年代的时候,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实施“禁酒令”,不惜将所有有关葡萄酒健康价值的消息全部封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突然缺少了葡萄酒,这一举动导致了此后14年间,美国人冠心病发作死亡率大大提高。

之后,关于饮用葡萄酒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1991年,一家法国电视台以“法国最具争议的物品”为名,将葡萄酒的优、缺点通过讨论与比较的形式公布于众,从而使得葡萄酒彻底洗脱了“毒药”的罪名,人们也开始对葡萄酒的健康价值进行专业性的分析研究:

  • 营养价值:列举葡萄酒的营养成分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它不含有其他酒类中常见的脂肪、胆固醇、食用纤维等物质。葡萄酒中只含有人们每日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所以即使每日饮用葡萄酒,也不会有肥胖或胆固醇过高的烦恼。
  • 预防疾病:由于葡萄酒具有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所以在佐餐的时候,如果用来搭配高脂高热的食品,就会有帮助降低血脂和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功效,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日常饮用红葡萄酒习惯的人,癌症发病率要比不饮酒的人低20%左右,比长期饮用啤酒的人低35%,这是因为红葡萄酒中含有一种叫“红酒多酚”的物质,它可以预防癌细胞的生长。另外,“红酒多酚”还有抗氧化性的特质,所以长期饮用干红葡萄酒不易得糖尿病、中风、帕金森综合症、风湿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红葡萄酒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分,那就是丹宁酸,它可以防止蛀牙,还会刺激肠道的收缩性,预防结肠炎。一般的葡萄酒,酸碱度都保持在pH2~3之间,这和人体胃酸的pH相吻合,所以葡萄酒亦有开胃健脾的功能。此外,近两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常饮葡萄酒不仅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的危险,对于辐射也有一定的防御效果。
  • 治疗效果:葡萄酒的医用价值不仅仅停留在预防阶段,近几年的大量临床实验证明,葡萄酒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大的帮助。据说,欧洲人的胃癌死亡率要比中国低很多,这是因为欧洲人日常饮用的葡萄酒可以有效地抑制螺旋杆菌的增殖。此外,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与槲皮酮也是治疗乳腺癌与皮肤癌的良药。不仅如此,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还发现用葡萄酒来治疗各种精神类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 日常保养:饮用葡萄酒,可以加速肝脏、肾脏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在欧洲众国,红葡萄酒更受女性青睐,因为其中的红酒多酚可以有效起到抗氧化作用,使皮肤保持年轻富有弹性。另外葡萄酒中富含的硫酸钾、葡萄素等物质,还可以防止皮肤水肿,增加人体免疫力。

另一项新的研究指出,饮用白葡萄酒对肺部有益。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可能表明,酒精类饮料之所以对肺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原因在于葡萄酒里的营养物质。众所周知,葡萄酒含有250种以上的成分。其中,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尼古酸与白藜芦醇等,都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研究显示,不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对心脏有好处,白葡萄酒与肺功能的关系亦更为密切。

日常生活中,用葡萄酒代替其他佐餐饮品,不仅得到味觉上的享受,还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是重视健康的现代人最好的选择。但是,尽管葡萄酒有诸多好处,可日常饮用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不要饮用过度,葡萄酒毕竟不是软性饮品,其中还是含有酒精。科学研究表明,成年女子每天饮用葡萄酒不可以超过200毫升,成年男子的限量则在300毫升,也就是说一男一女两天饮用一瓶葡萄酒是比较理想的状况。其次,饮用葡萄酒最好是在用餐期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助消化,还可以减少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从而达到健康的效果。最后,常温下开瓶48小时以上的葡萄酒最好不要饮用,因为此时的葡萄酒已经开始变质,强行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适量有益、过量有害

值得提及的是,只有在饮用量合理、节制的前提下,这些效果才会出现。所谓适量,就是约一天1到3杯(约含有10~30CC的酒精)。在饮酒过程中,最忌讳“喝一点有效,喝多更好”的不良习惯。英国多尔(Doll)和佩多(Peto)教授199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4,3O9),喝适量的酒死亡率比完全没有喝酒的人要低28%,但若超过此限,死亡率却不减反增。饮酒过度不仅是造成肝癌和肝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而且因酗酒造成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虽然酒精是危险的,会引起各种疾病,但多项实验与研究证明,每日适量饮用葡萄酒对身体有保健作用,可有效避免癌症、心血管病等疾病。 1987年的克劳德调查报告指出,法国南部,人们的癌症患病率低于全法国平均水平,越往北部,患病率就越高。经研究发现,是因为法国南部的饮食习惯(每天都会适量饮用葡萄酒)与法国北部的饮食习惯(不像南部那么规律)不同。每日适量饮酒的地区患病率低于不饮酒地区。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生活上的享乐似乎总是和身体健康背道而驰,葡萄酒却向我们证明了只要不过度,享乐和健康原是可以兼得的。不过,即使葡萄酒有益健康,倒也无需把它当作神奇疗效的大补丸,它只不过是众多自然均衡饮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药补不如食补,能够在享受美味之余吃出健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艺术。


Source :
葡萄酒与健康,2006年07月06日
黄向京, 葡萄酒是不苦良药 , 2002年01月17日
葡萄酒健康价值的最新概念,《商务周刊》杂志, 2008年03月26日
•部分内容由伊丽努尔•伊力哈木译自 : M.Olivier, Dossier : Vin et Santé